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模式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人格


内容提要:

对于体育与健康教育,我们常常理解为是一种学校的教育行为和责任,然而,它远远超出了学校的范围,学生的终生体育思想和行为,不仅来自于学校的单方面影响,还有赖于其家庭、社区、乃至社会的大环境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本文对体育大课程体系下,多方合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行了探讨,为更好的实现学生终生体育观,找出了一种可行性教育思路。

关键词: 构建 体育大课程 促进 健康

一、前言:
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的严峻挑战,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何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便摆在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而体育与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良好的终生的身心健康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根据教育学理论,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教育行为,更应该有家庭、集体、社区、乃至社会等更大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只有多方面努力协调合作,才能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更加全面的持续发展。
二、构建体育与健康大课程体系
(一) 什么是体育大课程体系
有关课程的概念世界各国在不同背景下,有不同的提法和解释,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现今对课程的理解都超脱了传统课程的含义,即把课程理解为学生整个学习的总体计划,它不仅包含了学校学习的各门教学课,还包括了学生在其他横向纵向时间的学习。所以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就不局限于只按体育大纲规定的体育教学课了,而是以体育实践活动为主要手段,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始终贯穿于学生时间与空间的生活学习之中的教育课程体系。
(二)体育大课程体系的内容
体育大课程体系所包含的内容相当丰富,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学校内体育与健康活动,另一是校外体育与健康活动。具体如图:
体育与健康大课程体系


课堂体育 校园体育 生态体育 社区体育 家庭体育

活 科 班 体 运 运 体 野 夏 儿 社 社 室 室 家 个
动 学 级 育 动 动 育 外 冬 童 区 区 内 外 庭 人
类 类 体 节 会 训 参 体 令 游 健 活 体 体 集 活
体 体 育 练 观 育 营 乐 身 动 育 育 体 动
育 育 竟
课 课 赛

(三) 体育大课程体系的特点
体育大课程体系包含了学生健康教育的方方面面,它具有以下特点:
1、 优化体育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其功能,强调了体育课程的整体性、综合性。
2、 体现了统一性和选择性,既按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使学生学会必学的运动技能,又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意识,提高体能水平与分享体育的乐趣,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3、 体育大课程体系进一步促进了课内外一体化、校内外一体化教育模式,体卫艺相融,给了学生到操场上、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陶冶身心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了条件。
三、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面的体育与健康教育
(一)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空间和时间内,教育者在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特殊教育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的完美发展,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的教育活动。具有其自身的教育性——教书育人。同时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群体意识、竞争意识等优良品德。
(二) 家庭体育与健康教育
家庭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指学生在学校范围外,接受家长体育与健康教育;在家或户外,单独或同家人共同进行体育锻炼和健康知识学习的形式。体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家庭中的体育是终身体育的起点和归宿,是学校体育的扩展和延续,可以促进其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并有助于促进其社会化过程。
(三)社区体育与健康教育
社区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指学生在社区范围内,社区所营造的体育文化氛围、知识等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学生利用社区设施自行或有组织的进行锻炼和比赛,从中得到健康的生活理念和强壮的身体素质。社区体育的特点与作用决定了它对学生(社区成员)的体育教育的方法与作用,与学校、家庭体育教育具有鲜明的区别。
四、体育大课程体系下,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探索
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与健康教育在上面已经分别做了简单解释,那么,如何使三方面的教育功能与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教育合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健康观念和良好的身心锻炼习惯及永久的文明生活方式,就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为此,我们进行了在体育与健康教育大课程体系下的教育探索。具体如下:
(一)体育小组活动
在学校体育课外小组的基础上,以学生体育兴趣为突破点,根据其家庭成员体育爱好和社区体育设施情况,我在高一年级成立了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5个分项体育锻炼小组。小组成员由学生自愿参加,教练、裁判等均由小组学生选出后担任,体育教师只作顾问。锻炼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在学校、家庭、社区进行。在学校是利用课外时间小组进行技术知识和比赛的形式;在家里是学生自由锻炼和学习或同家长共同锻炼;在社区是利用体育设施进行小组锻炼和比赛。这样,就把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个空间内能利用的时间通过学生锻炼连接起来,形成连贯的锻炼机制,提高了学生锻炼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
(二)制定锻炼计划
为了使学生锻炼的效果明显,使家长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我在理论课上给学生讲解了体育锻炼计划的制定,自我监督和评价,及身体素质练习方法。让学生为自己制定了一份锻炼计划,为父母制定了一份锻炼计划,并付诸实施。学生从中学到了很多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其自身的自主学习、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很受家长的欢迎。
(三) 家庭体育活动
通过问卷调查,96.2%的家长都想在空余时间同孩子共同进行体育锻炼和健康知识的学习,只有2.6%的家长无所谓。所以家庭体育健康教育有着其强大的潜力。为了能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我们把有体育特长的家长作为兴趣小组学生在家庭和社区进行活动的指导员或教练,让家长与学生共同进行体育锻炼。
(四)体育健康作业
为了避免学生在家庭或社区进行锻炼的盲目性,我给学生布置了体育健康作业。内容以全身素质为重点,以兴趣活动为辅助,由小组教练或家长进行监督,小组或个人或与家长共同完成的体育锻炼任务 和健康知识,最后反馈回体育教师。
(五)学校体育联宜
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种有家长或外界人士参加的活动,给学生和家长以展现的机会和舞台,通过形式多样的锻炼把家长和学生联系起来,在体育活动中感知体育精神和魅力。
五、几点体会
(一)由于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涵盖内容相当丰富,通过研究与探索,我们发现,以上结论只是一体化教育的很小一部分,是以学校为主导,教师为主要操作者的一体化教育实践。
(二)通过研究,学生体育与健康思想得到了提高,学习和锻炼的兴趣与健康知识有了很大增长。
(三)通过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锻炼,自我评价与合作的能力有了明显进步。
(四)通过研究,使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更加深入,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六、参考文献
1、《社区体育指导》,俞继英,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终身体育》,王则珊,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3、《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研究》,赖天德,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3
4、《体育教书育人概论》,刘仁东,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