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课与增强学生全面体育素质的实验研究


1、前言

活动课是体育课的补充和延续、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措施。它是重视让学生在大量的体育活动中,加深对体育原理的理解和对运动的体验、以提高体能、活跃身心、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开展体育活动课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有利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

98年秋,合肥市部分学校进行“体育教学目标管理”的教学改革,体育活动课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我想对体育活动课与学生全面体育素质的关系谈谈我的实验研究。体育素质包括体质基础,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修养,终身体育能力等方面。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我在97-2000届初中学生共6个班中随意选取A班为实验班共46人。入学初进行四项“达标”身体素质的测试,对照班参考安徽省95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汇编,为同一学年的学生。测试结果实验班的成绩均低于省均值,长跑和立定跳远差异具有显著性。

表1 入学初四项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与全省同一年级对照

班级 50米(秒) 1000,800米(秒) 立定跳远(米) 仰卧起坐(次/分)
X S X S X S X S
男 实验班  8.94 0.56 282.10 26.28 1.782 18.02    
对照班 8.60 0.61 268.46 29.63 1.8703 20.48    
P <0.05 <0.05 <0.05  
女 实验班 9.50 0.78 259.20 25.40 1.523 16.72 29.00 8.42
对照班 9.49 0.76 245.77 27.78 1.6224 17.86 28.81 8.68
P >0.05 <0.05 <0.05 >0.05

2.2 研究方法

实验班每周二节体育课另外增加一节活动课,组织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身体训练和“三基”教学,通过一年的教学,在初二时测身体素质并运用对比方法与省均值对比分析及全面体育素质的分析对比。

2.3 实验班活动课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2.3.1 依据教学大纲、制定符合实际的计划、进度及单元计划和活动课的进度,制定计划目标和各个分目标。

2.3.2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课堂常规,让学生认清“合格标准”充分了解“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树立正确的锻炼动机,加强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2.3.3 根据身体测试结果进行体能分组既A组为最好,B1、B2两级为中等,C组为弱组,三个组分别给予不同强度、不同运动量和不同要求的练习。强化小组意识,建立小组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对于较弱的C组,A组同学对应地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和技能,教师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锻炼,完成制定的分目标和围绕分目标进行练习。

2.3.4 在活动课上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及丰富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安排一些素质、技能、技术等内容。如跳台阶、上、下坡跑、助跑模高、蛙跳、自备器材的练习,还有技能的补缺补差,多种游戏,小型竞赛,分组“达标”竞赛等,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身体的素质。

2.3.5 解决思想问题,组织学生骨干进行培训,促进个体发展,召开差生座谈会,充分了解差生,克服心理障碍,解决他们的心理负担。分析差的原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激发锻炼热情、促进整体发展。

2.3.6 进行科学锻炼。根据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初中学生活动时脉搏一般在120-140次/分为宜,所以在练习时安排的量和强度心理符合这些特点。同时引用业余训练方法,如长跑的定时跑、定量跑、均速跑等。使学生在练习中开动脑筋、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身体素质也得到增强。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入学时身体素质与全省水平均有差距,其中有两项差异具有显著性,通过一年教革实验,初二上学期“达标”测试就已经全面超过了全省初二年级平均水平。

表2 初二上学期四项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与全省同一年级对照

班级 50米(秒) 1000,800米(秒) 立定跳远(米) 仰卧起坐(次/分)
X S X S X S X S
男 实验班  8.19 0.50 251.30 24.32 205.46 13.78    
对照班 8.19 0.65 266.79 27.79 203.08 22.14    
P >0.05 <0.01 >0.05  
女 实验班 8.91 0.51 231.20 28.20 171.94 17.23 34.16 9.84
对照班 9.35 0.72 245.90 31.03 162.48 11.38 28.20 8.88
P <0.01 <0.01 <0.01 <0.01

从表二可以看出,由于采用了教改实验“活动课”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其中女生在50米、800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四个身体素质项目上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男生在1000米项目上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在立定跳远和50米项目中差异不显著,但也超过了全省水平,另外实验班的平均增长值也全面超过全省水平。

表3 实验班初一至初二素质增长均值与全省同一年级对照

班级 50米(秒) 1000,800米(秒) 立定跳远(米) 仰卧起坐(次/分)
男 实验班  7.70 30.80 27.26  
对照班 0.41 2.10 16.05  
女 实验班 0.59 19.64 19.64 5.16
对照班 0.14 0.24 2.81 0.59

3.2 实验班身体形态方面发展也比较快。其身高和胸围增长值明显高于省均值的增长值,而体重则增长较慢,符合青春期少儿身体形态的特点。也说明了体育活动课的开展和丰富的内容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身体形态的正常发展。

表4 初一至初二身体形态与省均值对照 

班 级 身高(厘米) 体重(公斤) 胸围(厘米)
初一 初二 增值 初一 初二 增值 初一 初二 增值
男 实验班 152.80 163.70 +10.90 48.30 51.20 +2.90 67.00 71.40 +4.40
女 150.60 154.80 +4.20 38.90 40.20 +1.30 65.40 70.20 +4.40
男 省均值  156.90 163.10 +6.20 48.20 48.40 +5.20 74.20 77.60 +3.40
女 154.30 156.30 +2.00 41.70 44.70 +3.00 73.00 75.90 +2.80

3.3 实验班在体育理论基础知识方面及体育课成绩上均比初一有很大进步。在同一的评分标准下,体育课成绩平均提高了11.2分,说明实验班学生不仅在素质上有较大提高而且在“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上均有明显进步。

3.4实验班的达标率为86%,超过了合肥市同一年级74%的达标率以及全市的水平。

表5 达标情况

班级 达标率 优秀率 良好率 及格率
实验班 86% 6% 21% 59%
合肥市 77.6% 4.20% 15.7% 57.6%

4、结论

活动课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有合理安排好运动量和强度,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加强常规管理、丰富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锻炼动机、调动积极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体育素质的提高。

5、建议

5.1根据学生特长、兴趣爱好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场地、器材设备等情况,建议开设体育活动课,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全面体育素质。

5.2学校应增加体育的投资,不断改善教育场地及器材设备,以保证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

参考文献:1.校学生体检表;2.95年安徽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