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


                  
                  内容提要:
                  体育教学改革在深入发展之中,体育课正由以前的集体性、统一性向着个性、自由性、娱乐性方向发展。因而,研究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的课题也摆在了体育教师面前。
                  体育教学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发展学生个性;处理好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识别个性特点,因人施教;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个性    因材施教   
                     
                  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激烈,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背景下健康成长,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现代教育中,国内外教育界日益重视和发展完善学生的个性,经济发达国家则更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当前,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也在深入发展之中,体育课正由以前的集体性、统一性向着个性、自由性、娱乐性方向发展。因而,研究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的课题也摆在了体育教师面前。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体育教学多年以来以集体性、统一性的模式进行,这虽然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有一定好处,但也同时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不适应小学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存在着简单化,机械化的问题,有时还出现无视学生个体差异,忽视学生兴趣特长,甚至粗暴侵占学生活动时间的现象,其结果必然导致压抑学生个性发展,有人曾经说过:“没有个性的教育是一种悲剧性的教育。”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今天,如何通过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发展传统教育中共性教育的积极作用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体育教学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环节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和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素质、性格)的总和。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为兴趣、爱好、能力、素质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专家研究表明,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生物遗传、环境因素,其中后天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其着不可低估的优化和强化作用。
                  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行业需要各类不同性格的人去承担。爱因斯坦曾说:“一个没有个人独创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因此,现代教育就要通过教育的各种渠道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其具有健壮的体魄,全面发展的体能,积极进取和强烈竞争的意识,具有创造性思维、顽强意志和高尚的情操,提高人的现代化素质。体育教学具有教育环境的开放性,教学目的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行驶的多样性和教学中人际交流的频繁性的特点,为了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我们必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各种练习中充分表现出其个性心理,教师容易区别对待,因人施教,成为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环节。
                  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发展学生个性
                  处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他们的兴趣、能力、性格等个性心理发展水平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作为体育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发展学生个性,这就要更新观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1、 处理好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如在课堂常规、教学内容、考核标准、安全措施、服装等方面是完全必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既讲统一性,又讲灵活性。否则,它将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全面人才的培养。
                  统一性与灵活性在体育教学中应有机统一。没有统一性我们就无章可循,会迷失教学方向和目标,其结果将会形成各行其是,一盘散沙的局面。但是只讲统一性而没有灵活性,学生又会被束缚得太死,课堂往往失去了生动活泼的局面,显得机械呆板。我认为目前大多数学校教育中灵活不足统一有余。应该是在大的培养方向和目标上,坚持统一性,在具体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应当坚持灵活性,二者相辅相成,不能顾此失彼。如准备活动和放松整理活动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完成。又如,在一单元教学计划结束后,对能提前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可以提前考试,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去自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发展他们的个性。
                  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具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有的喜欢激烈刺激的运动项目,有的喜欢在竞争中得到满足,有的则爱在游戏中加深同学感情。对于这些不同心态,体育教师不能“一刀切”,而必须改进方法,加以引导。对于一些难度大,枯燥无味的项目,教师可以采用录象、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他们从优秀运动员身上获得动力;对于一些难度小、竞争意识弱的项目,要讲明其锻炼的价值和美的内涵,这样才能调动其兴趣,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2 识别个性特点,因人施教。
                  人的个性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对学生个性无须挑剔,但每个人的个性中都有不平衡之处,可以通过教育扬长避短,为完善学生个性,教师必须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识别学生个性特点。在教学中既要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承认差别,区别对待,因人施教。
                  首先,了解学生的品质类型。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发展良好的品质,克服消极因素。对外向型的学生要耐心引导,增强自制性,而不要轻易激怒他们。对内向型的学生要关心和体贴,根据他们的能力提出适当的要求,不可乱加指责和批评。其次,抓个别,促一般。课堂上对一些特别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支持和帮助,使其进一步理解体育,从中得到更大的乐趣。对那些不爱运动的学生,则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运动欲望,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改变他们被动地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对“尖子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对“后进生”适当降低难度,同时给予耐心帮助,通过努力使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信心,提高兴趣。
                  素质好的学生往往能提前完成教学任务,他们认为教学内容太容易,感到“吃不饱”,学习很没劲。而另一部分学生与此相反,他们感到学习吃力,难以跟上统一进度,明显“吃不消”。要处理好这种情况,就要承认差别,区别对待。对于前者,在他们完成了教材规定的任务的前提下,可以让他们学习高一年级同类内容,或者选择一些其他项目,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对于后者,除适当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要求外,教师还应多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消除畏难情绪,使其树立信心,赶上集体的步伐。
                  3 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必须创造鼓励个性发展的教学气氛。应该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跟”的机械呆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创造性的进行探索性学习。激发体育兴趣,发展体育能力,培养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意识以及自信、进取、竞争、拼搏等人的现代素质,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实施个别指导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欲望。
                  在体育教学中坚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这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以及顽强的思想作风都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只有严格要求而缺乏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甚至一切要求整齐划一,学生没有任何自由,这在心理上违背了青少年活泼好动的特点,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会造成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要把握好尺度,做到严而适度,宽而得当,严而不死,活而不乱。例如,在队列和器械类的练习中,应当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但在游戏、球类和其它一些练习中,应尽量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
                  总之,个性发展与共性发展并不是对立或对抗的,而是辨证统一的。个性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个体化和社会化相统一的的过程,是个体在群体社会中获得社会性的过程。缺少共性的个性是不存在的。同样缺少个性的共性也是一种空想的理论。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勿庸置疑的,只要我们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担负起体育育人的职责,通过科学的组织手段和教学方法,一定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二十一世纪最成功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