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征途中,茅台是一种万能灵药
1935年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突破乌江天险转战黔北,召开著名的遵义会议后,在赤水河上来回四渡,写下了毛泽东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和世界战争史上的光辉范例。从茅台镇到红军四渡赤水区域的赤水河上,仅百余公里。茅台、二郎滩、太平渡、土城四个渡口之间,相距数十公里不等。其间有不少险滩,尤其是茅台至二郎滩途中的吴公岩,两岸悬崖峭壁,河中礁石林立,滩多水急,惊涛拍岸,摄人心魄。经过长途跋涉而来的红军,在蒋介石军队地面和空中的围追堵截下,在一个狭小的区域范围内,四渡赤水,把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调动得晕头转向,从而在关键时刻保留了革命火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而茅台酒,为长征胜利也立下汗马功劳,是红军四渡赤水的见证。
1935年3月16日,红军攻占茅台镇。在举小旗、放鞭炮欢迎红军的群众中,茅台三家酒厂的工人向红军敬献茅台酒的场面尤为感人。红军在茅台一面搭浮桥准备渡河,一面张贴标语向群众演讲,同时打开盐仓粮库分给贫困的工农群众。红军在繁忙的工作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的指示,为保护茅台酒厂不受损失,政治部分别在茅台镇三家茅台酒酿造量最大的成义、荣和、恒兴酒厂门口张贴布告,保护茅台酒。虽然如今这张十分珍贵、有意义的布告原件已无从查找,但红军保护民族品牌和工商业的深远用意,已在茅台人民心中树起了丰碑。
毛主席当时的警卫员陈昌奉将军后来到茅台时,除了提到这张布告外,还追忆了他和周恩来的警卫员魏国禄、红军士兵连长王跃南用竹筒装酒和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一同畅饮的情景。
王跃南回忆说,当年在赤水河渡口上架浮桥的工兵连就住在一家酒坊旁边,和酒老板接触较多。一天,陈昌奉、魏国禄和他商量:“从遵义出来已经快两个月了,一路上行军作战,累得腰酸腿痛,能不能买点茅台酒喝喝,也擦擦伤口,治治水泡,活活筋骨?”当时没有酒瓶,他们找了竹筒灌了酒,用包谷芯塞住筒口免得酒跑气,硬是让老板把反复推辞不要的大洋收下,以维护红军纪律。王跃南说,我们提着酒从酒坊出来时,正巧碰上毛泽东同志,毛泽东问:“你们提的么子?”陈昌奉回答:“买的酒,驱驱疲劳擦擦腿。”毛泽东笑了笑说:“茅台是出名酒的地方,不过,用这酒擦脚太可惜了!”
著名作家成仿吾在他的《长征回忆录》中说:“茅台镇是茅台酒的家乡,紧靠赤水河边有好几个酒厂与作坊。政治部出了布告,不让进入这些私人企业。”对酒香扑鼻,熏人欲醉的茅台陈酒,“我们有些同志本来想尽兴多喝几杯,但因军情紧急,不敢多饮,主要用来擦脚,恢复行路的疲劳。而茅台酒擦脚确有奇效,大家莫不称赞。”
据我军第一位女将军李真回忆:“1935年3月,我们长征到贵州仁怀县茅台镇。由于长途劳累和暂时甩掉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大家都希望能轻松一下。当时听说当地酒好,芳香味美,大家很高兴。有的用酒揉揉手脚,擦擦脸,擦过之后,真有舒筋活血的作用,浑身感到痛快。同志们喝了酒后,疲乏全消失了。当时,周恩来同志到达我们的驻地,一看这情况,就问我们知不知道这是什么酒,我们都说不知道。他告诉我们:这是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了金奖的茅台酒啊。’随后他又给我们讲了茅台酒的名贵和有关酒的一些知识,使我们长了不少见识。我们才知道用那种喇叭形的土罐盛装的竟是世界闻名的茅台酒。”
著名作家姚雪垠在1984年接受茅台酒厂采访时说:“40年前在重庆时,我就听周总理讲过茅台酒。周总理说,1935年我们长征路过茅台时,当地群众捧出茅台酒来欢迎,战士们用茅台酒擦洗脚腿伤口,止痛消炎,暂时解决了我们当时缺医少药的一大困难。红军长征胜利了,也有茅台酒的一大功劳。”
而尼克松也在中美建交后的回忆录中写道:“周告诉我,在长征的特殊场合,他一天喝过25杯茅台酒……周用一种烈性酒推销员的眼光对我说,在长征途中,茅台是一种万能灵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