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中国文化殿堂里一大瑰宝,在文学领域占有重要席位。在世界上堪称独一无二。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清,而延续至今.绵延不衰而长盛。
对联究竟起源于什么时代,却没有一致的说法。有人认为五代孟昶的春联是最早的对联。据传说,占代东海度朔山有一棵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他们管辖着所有的鬼,如有作崇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后米民间春节时驱避鬼怪,就在桃木板上画神像,这就是所渭的桃符。到了五代的桃木板上的神像又演变成文字,但这时的文字显然未必工整。宋代张唐英在《蜀祷杌》中说:“孟昶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最早的春联。因为是写在桃木板上.所以叫“桃符”。但有人认为这并不是最早的对联。据谭嗣同考证,南朝梁文学家刘孝绰,罢官不出,在门上写了两句诗:“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后来他的三妹令娴续了两句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这虽然是诗,但因为语句皆为骈俪,又是题写在门上的,所以应是最早的对联。
对联的创作,可以包罗万象,面面俱到皆可联。常见的有赞赏、婚庆、寿庆、节庆,励志、谐趣等方面,还有讽喻、哀挽等联。他简捷精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他如诗并非诗,而是诗精炼而成。与酒相关的联语也是车载斗装。
所谓酒联,就是与酿酒、饮酒、用酒、酒名、酒具直接相关的对联。它既包括酿酒、饮酒、沽酒、赞酒等直接涉酒的对联,也包括在各种不同场合(如逢年过节、婚喜寿丧、待客题赠、诗词名胜等)间接涉酒、借酒寄情的许多酒联。
在各种酒联中,商业性的酒联随处可见。并且很多精致而富有情趣的佳作。譬如,某酒楼的对联是:
沽酒客来风亦醉,卖花人去路还香
此联颇有神韵,耐人寻味,酒醇“风亦醉”,花去“路还香”不仅对仗工稳.而以下联衬托上联,其意更加鲜明、突出。另有一副某茶亭兼卖酒者联,写的是: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有乐,斟碗酒尝
此联不仅对得俏皮,而且语带机锋,寓意深刻,更是耐人寻味。
有的对联借景抒情,堪为绝唱。苏州虎丘寺有一副对联日:
对酒且消愁,四面云山谁作主
感时花溅泪,万方多难此登临
此联引杜甫《春望》句人联,贴切自然,不露痕迹,对仗十分工整。在内容上,感时伤世,饱含满腔爱国热情,故以酒浇愁,表现出一种难言的忧国之痛。
在南京采石矶太白楼有一副对联曰:
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
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楼
此联,因太白楼而幽思伟大诗人李白,仿佛看见太白把酒吟诗,可是如今青山依旧,明月照楼,而昔人何在?表现出对伟大诗人的缅怀和景仰之情。
有的对联情景交融。如黄鹤楼有一副楹联云: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此联不仅情景交融,而且巧妙地把崔颢的诗“黄鹤一去不复返”和李白的诗“黄鹤楼中吹玉筲”化用于联中,既有前人的诗意又有眼前的景色,写得典雅隽永,使人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