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诗经·小雅》中便有关于济南地区酒史的诗歌:“或以其酒,不以其浆”。也就是大概两三千年前周代的时候,便有了关于济南酒的记录,虽济南酒文化深厚,但却又生动,比较出名的,便是济南那“天下第一”的划拳术!
济南饮酒习俗
座次安排
中国的酒桌文化其实是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缩影。酒桌上,喝酒不是目的,增进交流,促进了解才是酒中之义。过去,人们注意的是“饮酒以礼”,所谓“长者敬,不敢辞”,今天,酒桌上尊卑有序,敬酒喝酒的规矩不仅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亡,反而愈演愈细,规矩越来越多。
山东是礼义之邦亦是酒乡,各地酒桌文化风俗各异,远的不说,单说泉城济南,久居其间的人未必就能了解酒桌上的文化百态,今天,不妨听听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吕志远给我们侃侃这泉城的酒桌文化。趵突泉的吕志远表示,座位的安排是宴请能否收到实效最为关键的第一步,也是酒桌文化中最为敏感和最为重要的环节。
一般饭店宾馆现在的桌子都是圆桌,主客的位置应该正对大门或者是能够全视整个宴会大厅。要严格遵循“左重右次”的排位规则,也就是按客人的重要程度排序,按照左边单号右边双号这样的顺序排定,越是重要的客人应该离主客的距离越近,而越靠近主客位置的客人地位就越尊贵。
如果你宴请的对象是部门领导,那么,应该按被邀请领导的“职务高低、以属地优先”的原则来依次安排座位,千万不可造次。最大的领导应安排坐主座,而通常把受邀外来最大的领导安排在本地大领导的左侧,随后,按照“左重右次”的原则依次安排。
假如你宴请的是工作伙伴或是客户,假如你的大老板也出席的话,那你最好主动将自己的大老板引至主座位置,并根据客人和客户的重要程度安排在大老板的左右侧。当然,如果在宴请中有级别很高很重要的党政领导,那你应该把党政大领导安排在主座,并请你的大老板坐在这位大领导的左侧位置,其余的人可以按“左重右次”的原则排定。
如果你安排的是家宴,那么,应该请自己家族中辈份最高者坐为上宾并尊为主客,其余可按照与设宴者的身份、地位、亲疏关系分座安排。当然,如果家族中出现了伟大人物或者是家喻户晓的知名人士,你也可以安排其坐于主座或者是主客左边第一个位置,通常你主要宴请的对象应该坐在主宾的位置。
如果你安排的纯粹是同学会或者是战友们的聚餐,那么,应该请当时的班长或者自己当兵时的直接领导坐于主座位置,其他同学或者战友可以随意入座。当然,假如当时的普通同学或者当时的普通战士今天已经成为了领袖人物,则应该尊为主客位置。
假如你只是一位受到邀请参加饭局的被邀请者,那么,你应该听从东道主的安排,或者是自己先看清楚座次表的提示,以免出现尴尬的情况。
在主桌上背对大门而又正对主座的位置一般不要安排客人入座,在中国的酒桌文化中这个座位通常是买单者的位置,如果让被宴请的客人坐或许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吕志远还介绍说,在农村,有些宴请尤其是家宴还是坐方桌,也就是俗称的八仙桌,这时座次会略有不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济南程式喝酒法
程序酒即为集体喝,由主宾先带,副宾再带。济南流行程序酒喝6口或者7口。一般的企业或者生意人喝6口,主副陪各带3个,寓意六六大顺;官员喝7杯,主陪带4个,副陪带3个,寓意7上。另外,因是程序酒,只要是喝酒的,酒杯都要干掉。程序酒喝完,即为自由搭配喝法,一般由主陪先敬主宾,副陪敬副宾,剩下人员自由组合,插空敬酒,开始单挑。无论如何搭配,主副陪要每人逐一喝一杯,俗称打一圈。陪客方敬完酒,宾客方才可敬酒。
程序酒喝完,即为自由搭配喝法,一般由主陪先敬主宾,副陪敬副宾,剩下人员自由组合,插空敬酒,开始单挑。无论如何搭配,主副陪要每人逐一喝一杯,俗称打一圈。陪客方敬完酒,宾客方才可敬酒。多数由主宾敬主陪,副宾敬副陪,其余人员插空互敬,逐一厮杀。
自由搭配喝完,酒场即将结束,酒桌上的酒给所有人员添上,由主陪发话代酒,大家共同举杯,寓意满堂红。敬酒讲究:一是讲究敬酒的次数:二是讲究敬酒的量:一般情况下,敬一次酒,就要喝一杯。后来改了,“主陪”敬三次喝一杯,“副陪”敬两次喝一杯。“侧陪”和“客人”一样,自己倒多少就给客人倒多少,敬酒时一口干。三是讲究团队精神:不管谁敬酒,大家都要一块喝,似乎体现公平。其实喝酒根本就没有公平可言,因为酒量不一样啊。所以才有一些醉酒的出现。
鱼头鱼尾酒
上菜:这里的正规场合一般都是订标准,少的一二百,多的好几千。上菜的时候一般都先上一点主食如包子、水饺等,为了防止大家空腹喝酒醉的太快伤身体,主食后就开始上正菜了,一开始上的菜都比较贵的、好的菜如各种海鲜、特色菜等,服务员每上完一个菜会报一下菜名然后把菜转到主宾的面前,先让主宾品尝,各种特色菜上完后会上一些比较便宜的青菜等,反正会把一个桌子摆上三层。到最后上的菜一般是鱼或者汤,说明菜已经上的差不多了。上鱼的时候一定要把鱼转到主宾位置,而且鱼头正冲着主宾,鱼尾对着“三陪”,鱼一定要主宾先吃,主宾没有吃之前谁也不能转桌子,否则要罚酒的。主宾吃鱼之前要和对面的“三陪”喝鱼头、鱼尾酒,喝过之后才能吃,主宾和“三陪”用筷子夹住鱼头和鱼尾让大家吃鱼。(还有种说法叫头三尾四、背五肚六,鱼头喝三个。)
济南酒文化特色之一——划拳
济南人喝酒、划拳,全国有名。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民间就有“全国划拳看济南”一说。
喝酒划拳,即在不同的酒桌上,由两个人各用一只手,根据情况变化可以伸出一至五个指头(也可以握拳不伸指头),共同喊出十以内的数。如果其中一个人喊出的数和两个人一起伸出的数相加之和相同,那么对方就为输拳,要罚喝酒;如果两个人一起伸出的指头相加之和与喊出来的数相同,就叫做“同心拳”,这种情况都不喝酒,可以重新开始,这是大多数济南人喝酒划拳规则中的一部分。诸如其它地区喝酒划拳的其他规则,五花八门,讲究繁杂,不再赘述。
喝酒划拳不仅是十个数里张张嘴伸伸指头的数字游戏,也不要把它单独地看成是一种粗鲁的举止和豪放的饮酒,而是在许多场合中,酒,都是作为一种文化沟通,一种社会关系来体现的,用来表示一种气氛,一种友谊,一种情趣,一种心境;或者是借以企盼达到一种目的。?
济南酒文化名人
千百年来,酒在济南地区不但成为人们饮食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和历朝历代的济南名士结下不解之缘。先秦时期以来,济南的咏酒诗歌名篇众多,饮宴佳话更是举不胜举。
诸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先后在济南历下亭、员外新亭、鹊山湖亭尽情饮宴。宋代名家在济南的咏酒诗,有苏轼的《至济南李公泽以诗相迎》:“自笑餐毡典属国,看来换酒谪仙人”;苏辙《北渚亭》:“临风举酒千钟尽,步月吹茄十里声”。曾巩任齐州太守时曾在大明湖作诗咏酒:“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彩舟”;“水心还有拂心堆,日日应须把酒杯”。直到这位名士卸任远行,好像还没有摆脱他在济南的醉意。曾巩在《离齐州后五首》诗中写道:“好在西湖波上月,酒醒还对纸窗明”。西湖,即大明湖。
济南本地人的咏酒佳作,首推南宋著名女词人、易安居士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如梦令》:“沉醉不知归路”等。和易安居士合称“济南二安”的辛弃疾(辛幼安)佳作,则有《丑奴儿近》:“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定风波》:“听我樽前醉后歌”。
元明清时期,各地游客对济南酒俗的记述饶有趣味。例如,张养浩散曲小令《大明湖泛舟》:“杯斟的金波滟滟,诗吟的青霄惨惨”;王越诗《饮趵突泉》:“一泓清气涌波澜,几度曾于醉里看”;边贡诗《登千佛山寺》:“晚途喧葆吹,舆醉出林霏”;朱崇简诗《明水道上》:“斜日绕鞭吟未稳,凉风吹面酒全消”。诸多优美诗词,真是散发着济南美酒无尽的香气。
酒文化与“泉”
济南以酒相称的泉水,有酒泉、醴泉等。酒泉为金代《名泉碑》济南七十二名泉的第十泉,明代游客晏璧为它咏有:“酒星炯炯映青天,地下方知有酒泉。一饮酌来甘若醴,相逢谁是酒中仙”。金代《名泉碑》第六十五泉的醴泉,泉名的醴字意思是甜酒。济南还有两处和它同名的泉水,这三处醴泉的水质甘冽,风光都美。明清诗人吟咏第六十五泉的醴泉:“东山清风来,西山凉雨度。澄谭益萧瑟,游鳞分散聚”;“九成曾刻醴泉名,历下泉如竹叶清。山水之间有真乐,何须留连醉翁亭”。
此外,以酒的发明者命名的泉水有杜康泉金代文学家元好问《济南行记》记有:“杜康泉今湮没,土人能投起处,泉在舜祠西庑下,云杜康曾以此泉酿酒”。另有一处杜康泉,位于现在的趵突泉公园内。啊!这些带有浓浓酒意的泉水名称,给泉城济南平添了浪漫色彩。
山东是一个生产美酒的地方,它的酒文化不局限于白酒文化,如青岛啤酒、张裕葡萄酒、景芝酒、孔府家、扳倒井等等无不各放异彩,如此多的美酒环绕,山东人多善饮,也是不无道理的。